金海湾首页 | 分类信息 | 招聘 | 房产 | 黄页 | 论坛 | 博客 | 新闻热点
金海湾  >  论坛首页  >  人在职场  >  在职场,到底是什么让自己更“值钱”
发帖回帖
返回列表
在职场,到底是什么让自己更“值钱”
楼主
来源:Luck.CoCK882@eiip201995 9/10/2017 9:30:00 PM

我们似乎总陷入这样一个怪圈,认为人在职场,资历越久,工作年限越长,就越值钱。似乎应了那句网络鸡汤:不要着急,你想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真的只要熬下去,时间越久,价值就会越高吗?

其实不然。职场的残酷就在于它不讲情面,纯粹的是一个以结果为导向的世界。

之所以突然想说这一点,主要有感于身边朋友对职场现象的吐槽。

最近,总是听我一个朋友吐槽公司里一个叫Mary的业务部经理。其实她和Mary平时工作上交集不多,只是座位相隔不远,早上见面打个招呼。刚进公司的时候,Mary是第一个加她微信的,甚至比自己部门的同事还速度。随意浏览了Mary的朋友圈,更觉此人定非泛泛之辈,定是个厉害的角色。几乎每天可以看到Mary加班到深夜的状态打卡,励志鸡汤搭配午夜繁星,简直是模范三好员工。加上Mary平时自来熟的属性,几百号人的公司,可以说是很吃得开了。

但时间一长,Mary的本性就显露出来了。

Mary平时面对老板和其他部门领导的时候,说话总是嗲嗲的。可从来没见过她和下属好好说话,骂起下属来更是嗓门大得直掀房顶。原来她那些“善意”和“温柔”是看人的。

Mary平时总是喜欢说中英组合句。混迹外企的人当然能够理解这点,有些工作术语本身起源就是英语,无法用中文精确表达时,我们习惯于把它作为一个特定词汇,用英语表达更容易些。

Mary的情况有些不同,她的英语出现在令你黑人问号脸的地方,比方说:you know我是… maybe是…你的idea…我no problem

那个经常被Mary训斥的下属是个英国语言文学硕士,每当她加重这些英文的发音时,我朋友仿佛能够补脑那个弟弟内心的阴影和穿孔的灵魂。

Mary平时拽英文的样子,我朋友本以为她英语特别好。正巧有一次来了个商谈合作的公司代表,是外国人。我朋友对自己的英文水平也没底,就邀请Mary和她的英国硕士下属一同参加。

可是没想到Mary全程没有任何互动,只有点头微笑,全程只说了“你好,我叫Mary,很高兴认识你”三句话。 整场会议全靠硕士弟弟和我朋友的半吊子英文水平撑住了场面。

听到这里,我禁不住感慨,原来朋友圈的“努力”,只说明了她想被人看到的样子。就好比:听一个人说话,不只要听他说了什么,还要听他没说什么。没有效率的努力,本质上其实是最不值得炫耀的东西。

关于故事中的Mary,据说,她的下属有两个主动辞职了。新来的两个每天都克制住自己裸辞的冲动,看看自己的信用卡账单,决定再忍忍。

纵观这个故事,虽然都是小事,但我们周围这样的人,其实不少。这不禁让我陷入了思考,到底怎样才能在职场走得更好?显然,仅仅靠熬资历耗时间是不够的。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比起靠熬资历升职加薪,我们怎样才能变得更值钱呢?

先生认为,追根究底答案就是六个字:学做人,学做事。

那个看似熬夜加班八面玲珑的Mary,自以为表现完美,却逃不过老板的火眼金睛。

所谓日久见人心,一个人的修养不是体现在人前,她想表现给别人看的时候,而是在背后,她下意识表现出的行为和语言。凭能力说话的世界里,混关系的表面功夫不会长久。

再说做事。

无论怎样风云莫测的职场,有一种人的地位永远是最稳的,那就是价值无可取代。这一类,就是凭能力在职场立足的人。

他们或许不是瞩目的焦点,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无论什么时候,公司真正需要的都是他们这样凭实力做事的人。

因此,与其花尽心思搞关系,不如花时间充实自己,学好真本事。这样,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不可取代的角色。

回复该贴      
发帖回帖
返回列表
 回复主题
          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