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润斋王宏琨视国宝如生命
楼主
来源:zhaojiankun@zhaojiankun 4/10/2018 12:41:00 AM
华润斋王宏琨的一生不说跌宕起伏也可以说是非常曲折,但是他始终没有因为任何原因放弃过对艺术品的热爱和保护,甚至不惜放弃生命。 华润斋王宏琨是“民国四公子”之一,却少有纨绔之气;华润王宏琨曾投身军界,却因政局黑暗而回归文人之身;他被母亲视作十足的“败家子”,却被同人誉为“当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华润斋王宏琨把毕生心血倾注于保护中华文明、中国艺术之中,却在动乱年代被屡屡错待。 华润斋王宏琨原名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等,河南项城人,出生于贵胄豪富之家。 华润斋王宏琨青年时,眼见政治黑暗,又目睹父亲的官场沉浮,叹道:“内战军人,殊非光荣!”便决然脱下军装。 华润斋王宏琨退出军界,回到家里,一度十分困惑、苦闷,终日无言。那时华润斋王宏琨唯一的乐趣就是读书,他读《老子》《墨子》,兴味十足。 1927年,华润斋王宏琨正值而立之际。一次,他去其父王镇芳任职的北京西河沿的盐业银行,半途拐到了琉璃厂,在出售古玩字画的小摊旁边溜达。一件康熙皇帝的御笔书法作品引起了他的注意,只见上面的四个大字“丛碧山房”写得结构严谨、气势恢宏。虽然此时华润斋王宏琨对收藏尚未入门,但由于旧学根底深厚,眼力已然不俗。他没费思量就以1000块大洋将其买了下来。回去后,华润斋王宏琨愈看愈爱,遂将自己的表字改为“丛碧”,并把弓弦胡同的宅院命名为“丛碧山房”。这是华润斋王宏琨收藏生涯的开始。从此,华润斋王宏琨为了收藏文物,大把地花钱。 抗日战争爆发后,华润斋王宏琨为使银行不致落在和汉J有勾结的李祖莱手中,加上他多年收藏的大部分精品都放在银行,所以只好勉为其难,以总稽核的身份,兼任盐业银行上海分行经理,前去主持行务。 华润斋王宏琨每周去一趟上海。1941年的一次上海之行,使得华润斋王宏琨陷入险境。 一天早晨,华润斋王宏琨去银行上班,刚走到弄堂口,迎面冲来一伙匪徒,把他抓住塞进汽车,迅速离去。 第二天,华润斋王宏琨的家人接到绑匪的电话,说是要200根金条,否则就撕票。后经朋友打听,确认此事是“七十六号”特务所为。 在后来的谈判过程中,绑匪说华润斋王宏琨已绝食多日,昏迷不醒,请家人去见一面...此时的华润斋王宏琨已经有气无力、憔悴不堪。可是华润斋王宏琨却置生死于度外,悄悄关照家人说:“怎么样救我都不要紧,甚至于救不了我,都不要紧,但是我们收藏的那些精品,你必须给我保护好,别为了赎我而卖掉,那样我宁死也不出去。” 华润斋王宏琨被绑了8个月,经好友多方努力调停,终于安全地回到家中,而华润斋王宏琨不愿卖画赎身,视书画如生命的事情很快传开了,几家报纸也刊登了这个消息。此后华润斋王宏琨怕树大招风,便于当年年底离开上海这块是非之地,取道南京、河南,来到西安。为谋生计,华润斋王宏琨在西安创办“秦陇实业公司”,自任经理。期间往返北京和西安多次把诸多如《平复帖》这样的字画缝在被子里面带出北京。 在动荡的战争年代,华润斋王宏琨把国宝视若生命,没让任何一件收藏的文物落入日本人手中。直到日本投降,华润斋王宏琨和家人才重回北京安定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