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一个“哈迷”的义务 今晚零点蹲守《哈6》
楼主
来源:金海湾网友@semijones 7/13/2009 5:48:00 PM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7月15日零点全球上映。(查看影讯)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众明星出现在东京、伦敦和纽约、《哈利·波特6》的票房预售超过了《变形金刚2》(看专业影评),而“罗恩·韦斯莱”得了猪流感……还有,第六集在烂番茄的好评率达到了91%,为同系列最高。《哈利·波特6》即将登陆内地,这些宣传、花边和好口碑,似乎都可以作为我们走进影院的理由——真是这样吗?如果《哈利·波特6》的主演都宅在家里写作业,票房预售马马虎虎,影片评价又无比糟烂,而且华纳误送来《电锯惊魂》的拷贝,那又如何?仅仅依靠无数粉丝的“惯性”支持,《哈利·波特6》就可以保证首映日的票房飘红。 “哈利”系列已成韩剧(看相关剧评) 让期待变成惯性 对于铁杆粉丝来说,看《哈利·波特6》多少带有些自虐的意思,因为他们早就经历过原著的超强剧透,所有故事上的变数和意外都不复存在;十几款片花和数不清的剧照,把视觉上的悬念也提前解开;而电影所呈现的魔法世界,似乎永远比不过文字的魅力;抛开这些不谈,只说那单纯的兴奋和激动,也无法和八年前相比。 《哈利·波特6》的故事也大多是在重复前作的内容,比如哈利和金妮的感情戏,罗恩和赫敏的纠葛,都已经有过暗示和铺垫,这一次顶多算是升级版;伏地魔在第四部就已经亮相,再加上后面还有两部续集,因此他和哈利的所谓“决战”,就变得有点像韩剧一样磨人;角色方面,邓布利多校长还是那样稳重、斯奈普教授还是那样阴郁,卢娜也一如既往的古灵精怪,但是新鲜感又在哪里呢;在视效方面,魁地奇和IMAM-3D,也都是前面几部就玩过的东西…… 即便如此,看不看《哈利·波特6》也不会成为问题,真正需要考虑的还是“什么时候看”或者“看几遍”。说起来,看《哈利·波特6》就像在电影节看经典老片,有的时候已经分不清楚,究竟是出于热爱,还是在义务奉献。 跟粉丝心有灵犀的还有两位主演,“哈利”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以及“赫敏”艾玛·沃森都差点因为这样的原因,跟霍格沃茨说再见,前者早在2003年就打算拒演第四部,表示“想重返正常生活,不喜欢受人注目。”后者的抱怨迟来了四年,但退出的原因却一模一样。这很像当年柯南·道尔和福尔摩斯的关系,前者发现自己陷入了非写不可的境地,而且看不到退休的那一天,便以杀死主角来解脱,最后还是乖乖的让大侦探起死回生。 彼得·杰克逊在一口气拍完《指环王》三部曲之后悟出了一个道理:“我终于明白为啥没人这么做了。”现在,“哈利·波特”系列让粉丝体会到了这位大导演的“痛苦”,有所不同的在于,他们不是因为持续的工作,而是必须年复一年,去电影院交作业。 凡事皆有原因 粉丝的疲惫可不是凭空降临,在某种程度上他们都成为了好莱坞公司的“实验品”,实验的目的就是想知道到底需要多长时间,观众才对观看相似的东西失去耐心。对于影迷来说,实验的结果非常不乐观,因为“哈利·波特”系列的最低全球票房也在八亿上下,而且这个势头肯定会保持到最后一部。 也许正是因为影迷给面子,华纳才以暧昧的“保持原作精华”为由,擅自将“马拉松赛”后延了200米——将《哈利·波特7》拆成两部,最后一部将在2011年上映,距离第一部刚好十年。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了历史上关于续集的著名笑话:梅尔·吉布森的《致命武器4》,在开始拍摄的时候还没有完整的剧本,最终剧组以拍摄《卡萨布兰卡》(该片也是边拍边改)的方式,打造出一部大烂片。更绝的内容可见于《异形4》的DVD,该片制作人公开表示,本片灵感来自一种叫MONEY的物质。 当然,相比起这两个失败案例,“哈利·波特”系列建立在已经成型的小说基础之上,至少保证了故事的精彩。从总体质量上看,该系列也没有经历太大的起伏,所有六部电影都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可看性。但这并不会让华纳公司变成好莱坞中的异类,假设之前连续两部“哈利·波特”电影都遇到了票房滑铁卢,这个系列还能继续吗?《纳尼亚传奇3》被搁置,《黄金罗盘》续集被废掉,这两部电影也都有知名度很高的原著打底,但是票房的疲软决定了它们的命运。还有一个极佳的反例,是《电锯惊魂》系列,说起来这还算是一个原创品牌呢,但是在第一部的惊艳之后,它就沦为了每年一次,出现在万圣节档期的垃圾,但从来不用担心收成,因为和“哈粉”一样,这个世界也有不少“电粉”。依靠这些人的惯性收看,该系列已经硬撑到了第六集。 因此不难看出系列电影的生存法则:仗着某个由头大赚一笔后,培养粉丝无数,然后不间断的推出后续作品,形式上完全照搬,内容少有创新,直到变成烂大街的东西,经历一两次冷场,才知道收手。当然,还没有哪部“哈利·波特”电影能用“烂”来形容,它只是“不够好”,也正因为如此,在考虑是否该放弃它的时候,就会变得更加为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