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月饼的沧桑巨变(图)
楼主
来源:haxigege@woshihaxi 9/25/2009 1:58:00 AM
月饼是古代中秋拜祭月神的供品,沿传至今,中秋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月饼。不过无论是在过去要惦记着柴米油盐的年代,还是物质大大丰富的现在,寓意着家庭团圆的小小月饼见证着时代、观念的变迁。月饼给人们留下了不少美好的回忆,让人们多了对生活的品味。
一个月饼切16份 月饼变化最巨大的莫过于最近这三十年,而对月饼变化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的那一辈人。 李女士就是属于这一辈的人,回忆起小时候,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5个兄弟姐妹从每年八月初一开始就盼着中秋节的到来,除了可以和邻居、亲人一起点纸灯笼玩耍之外,最重要的是可以吃上那么一小块月饼。 回忆起孩提时吃月饼,李女士还是忍不住笑了起来,稀少的品种、轻薄的分量,但还是很享受那种甜滋滋:“当时经济困难,月饼很多都是用番薯、瓜子做馅,用蛋黄做的很少。月饼供给还不是很保障,拿着粮簿去买月饼,规定家里几口人买几个月饼,配上月饼盖上印:已购月饼几个。你就不能再买了。我们六十年代的时候兄弟姐妹又挺多的,所以就买最便宜的。兄弟姐妹一早就去排队,好一点的就买到豆沙,莲蓉的挺少的,买到蛋黄的还要争着吃。父母在中秋节晚上,把月饼切成16块,大家分着吃。” 由人工搓制到流水线生产 说到月饼在这几十年从制作、生产、营销和市场等一系列的变化,老资格的月饼师傅就最有发言权了。郑明坤,广州酒家企业集团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的月饼生产高级技师,13岁开始做月饼,从做人徒弟到为人师傅,40多年里亲身经历了月饼的变化,生活的变化。郑师傅说,月饼的发展和经济背景有很大的关系,特别在那个副食品实行计划供给制的年代,原材料的供应限制了月饼口味的选择: “最初做饼的时候,搓制是用人手的,包也是用人手来包的,甚至放蛋黄也是用人手的。我们做小孩的时候,面粉就只有标面,另外一个就是精面,用的是土制的花生油,甚至菜油、豆油,糖没有像现在分得那么细,碳化的、硫化的优质糖。以前经济困难,莲子比较缺,市民找原材料充饥也难,当时莲蓉是比较名贵的。以前的品种比较单一的,就只有莲蓉和豆沙,月饼做出来也硬梆梆,没有光泽的。” 从凭票买饼到时尚新品辈出 而对于月饼的包装、销售变化,广州酒家的一位负责人也深有感触。他表示:“以前就算凭簿、凭证都要排队买,因为物资实在太缺乏了,那时送月饼只不过用一张纸,四只月饼叠成一行,放置头尾的月饼要饼底朝上,后来发展到用印有嫦娥奔月的红色蜡光纸做包装;70年代时,我还经历过有农村兄弟挑着担子来到广州,还要走后门买月饼来送人。” 进入八九十年代,国家致力于改革开放,鼓励外资兴办企业。新文化的吸收、新技术的引进,为月饼的制作带来了工艺上的创新。来自港台的生产概念,让原本品种单调的月饼从馅料、包装上来了一个大变身。猪肉、蛋黄不再是月饼的专利,以前想也没想过的杏仁、瓜仁、核桃、水果、巧克力等“新潮”元素应运而生。 如果要选出哪种月饼最能体现当今的时代,那就非冰皮月饼莫属了,它开创了月饼的“冰河”。在广州更有企业依靠冰皮月饼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东海堂就是这个的企业,东海堂(饼屋)食品有限公司是一间中港合作企业,成立于1995年,专注生产高级面包、西饼、蛋糕、中式饼类多种食品系列,该公司出品的冰皮月饼,突破的技术,制造出玲珑剔透的外观,配以入口溶化的新口味,迅即成为时尚新产品,打破传统月饼的观念,引进新思维。传统月饼系列多年来深入民心,品种繁多,自用或送礼皆宜。 小资料 “太师饼”是月饼“始祖”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这是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到了清代,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随着人们制作月饼经验的日益丰富,市场上月饼的种类也层出不穷,工艺越来越讲究。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元宵一样,都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