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岁档系列人物]陈凯歌:要在批评里看到善意
楼主
来源:金海湾网友@zhangxiaosi 11/23/2010 12:15:00 AM
从《霸王别姬》的奇迹,到《无极》的挫折,如今陈凯歌统统放下,有了《赵氏孤儿》。 与陈凯歌的采访约了一个星期,其间他一直在各种地方忙碌,当天还因为他在盯后期制作而等到午夜,又改期至第二天中午。电话里的陈凯歌声音非常温和,几次信号不清楚的时候,他连说“没关系,我等着你,再打一次试试看”。 连接陈凯歌的两部最著名的作品,《霸王别姬》和《无极》,前者给他带来了非凡的荣誉,成为中国导演创作上的里程碑,另一部却令他饱受质疑,时至今日还不时被人拿出来评说。 不管是荣誉还是遗憾,陈凯歌都没有绕道,他说“《霸王别姬》是一个奇迹”,而《无极》则是“打落牙齿往肚里吞”,如今他要统统放下。于是,就有了即将于12月4日上映的《赵氏孤儿》,这并不是一个片商喜闻乐见的“闹哄哄”的作品。陈凯歌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保证品质,在进口片的竞争中留住观众,而更深层次的愿景则是,通过电影给大家多点安全感,“这是个没有安全感的时代,我也不例外。” 拍《赵氏孤儿》不高喊忠义口号 它让我焕发革命青春 《赵氏孤儿》是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悲剧,讲述一个大臣为了留下君主的孩子牺牲了自己的孩子,并且让这个肩负仇恨的婴儿,在敌人的眼皮底下长大。陈凯歌表示,这个故事最难说清楚的就是,“一个人会不会主动献出自己的孩子救别人”,而这样一种存在于古代的“忠义”在当今社会是否还有共鸣,陈凯歌认为:不能喊忠义的口号。 记者:《赵氏孤儿》的故事为何会吸引你?历史上有两个版本的赵氏孤儿,你的故事又是怎样一个态度? 陈凯歌:其实吸引我的就是故事本身,这是一个经典的故事,它能这么多年流传下来,一定有它的道理,第一是故事,第二是人物,这两点都很吸引我。中国一般戏里都先有一个主题,过去都在讲忠君爱国,大仁大义,其实这些戏都是想教育人的。为什么现在也还是会有教育人的电影,那都是从老传统来的,但今天的时代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光想教育人,大家是不买账的,创作者与观众是平等的,要用一个平等的态度与观众沟通交流,哪怕好的想法也要放进好的故事中讲。 我为什么说过去的版本是有问题的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没有讲清楚,那就是一个人会不会主动献出自己的孩子救别人呢。如果赵氏孤儿的生命是宝贵的,程婴自己的孩子生命是否也同样宝贵,为什么这个孩子的命就低于另一个生命呢,这是在原来的戏剧版本中没有回答,或者说不想回答的问题。它只是想着让程婴变成大英雄。 我对剧本所做的修改主要从两点上着手,也是费了不少时间琢磨出来的,第一,是刚才说的问题,人会不会主动献出孩子救别人,必须给出圆满的回答;第二,按照元杂剧的版本,在救了赵氏孤儿,把他养到15岁后却教唆他去杀人,杀人的时候有没有风险,谁能保证孩子能不能成功,如果仅仅把孩子当成复仇工具,还不如一开始就不救了。 记者:这个故事牺牲了自己的儿子救下别人的儿子,然后长大后复仇,这种忠义,在当今社会看来,还是一个可以接受大概念吗?还是该片的戏剧性恰恰在这里? 陈凯歌:像我刚才说的,如果真的这么去拍,大家应该不能接受,如果仅仅用一个忠义的口号来代替活生生的故事,这恐怕是做不到的。我已经做了改变,在刚才提到的两点上,我的改变更符合现代人的想法,也能更容易被今天的观众所接受。之所以做这样的改造,也是因为我能感觉到当今社会对生命的尊重比过去进步得多了,这是会引起共鸣的。 当然,当我们说“忠义”这两个字不能代替一个好的故事让人接受时,也不等于否定忠义这样的概念,忠义是一个好的词汇,你说你有一个很忠实的朋友,这应该是好事,一个人做事讲义气就是有担当,身上有点侠气,这都是生活中应该感受得到的好品格,但只是不希望用一个特别装腔作势的方法来说它,只是以一种适当的方式让人接受,不唱高调不喊口号。 记者:你在拍摄这种莎士比亚类型的戏剧,有种说法,倒不如去拍一个闹哄哄的故事,也许能够获得更多的票房,这样的说法是否曾经影响过你? 陈凯歌:不管是我们这样一个戏,还是闹哄哄的戏,我都不觉得像莎士比亚类型的。莎士比亚是西方的戏剧,我们《赵氏孤儿》是中国的经典,这两者的文化在那个年代没有交集,所以,我不觉得与莎士比亚有什么关系,也不会因为套上了这个光环,让我们这个戏有什么了不得。我是用一种好看的、认真的方式,演绎了一个中国的经典故事,与外国没关系。 至于说到是否可以拍一个闹哄哄的电影,那是个人的选择问题。你永远都要给自己种颗新的种子,所以拍《赵氏孤儿》就是让我焕发革命青春的。 记者:这次你对于《赵氏孤儿》提到一个词是“反思之作”,其实上部作品《梅兰芳》带来的感觉也是很精良和诚恳的,为什么这次强调了“反思”呢?是在什么基础上的一个反思? 陈凯歌:从市场角度上来说,中国电影是有很大的发展的,但用什么样的电影吸引观众的注意,即是从自己角度来说,应该提供什么样的电影得到观众的拥护。在我们电影市场仍然大敌当前,一旦进口影片限制令放开,大量的西方电影涌进市场,中国导演、中国的电影工作者还有没有在本土市场立足的机会,这是很大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拍一些更有质量的电影呢,不是有一句流行语“可持续发展”吗,拍电影不要用那种只追求现下、今天效益的方式,忘记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是呼吁大家应该考虑拍一些优质的电影,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到了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