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湾首页 | 分类信息 | 招聘 | 房产 | 黄页 | 论坛 | 博客 | 新闻热点
金海湾  >  论坛首页  >  收藏/生意  >  目前底版品相排在第一名的新疆版袁大头银元硬币及袁大头存世量。。
发帖回帖
返回列表
目前底版品相排在第一名的新疆版袁大头银元硬币及袁大头存世量。。
楼主
来源:金海湾网友@scyour 8/14/2021 2:12:00 PM
回复该贴      
发表于:8/14/2021 2:19:00 PM
1楼

发表于:8/14/2021 2:20:00 PM
2楼

〓★〓据《北洋**时期银元铸毁数目表》,至1928年各厂已铸银元袁大头约为10.7亿元,加上没有销毁的清末银元推算不会超过13亿袁大头;仅南京造币厂在1915年2月至1916年的近两年时间内,就达379819210元。*其重量是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材质是银占89%,铜占10%,锡占1%,一枚成品银元的重量是7钱2分。规定国币种类有银币4种(壹圆、中圆、贰角、壹角)、镍币一种(五分)、铜币五种(二分、一分、五厘、二厘、一厘)。正面镌袁世凯侧面头像及发行年号,背面铸嘉禾纹饰与币值。以十进位,1元等于十角,一角等于十分,一分等于十厘。先在天津造币厂铸造“袁大头”壹圆银币,后在南京、广东、武昌等造币厂陆续铸造。壹元“袁大头”就铸造了75000万枚。*甘肃加字三年袁大头发行量不足3万,国内存世量少于铸造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大部分回收和损毁,及流向海外。*由迪化(乌鲁木齐的旧称)水磨沟机器局造币厂土法铸造的三年新疆版袁大头工艺粗糙,属于私铸钢模。存世约量9万枚左右,品相好的凤毛麟角,(现有16个版)大版别有主要是:大叶大耳、大叶小耳、小叶大耳、小叶小耳。小叶大耳(小叶高炉头),此版是新疆大头里最为稀少的,因高银,大部分被熔化掉了它用。异笔民,底部开口此版为新疆大头10几种版别里,唯一这么书写的民。泪眼大S肩小叶。泪眼大S肩背V字暗记。单眼皮中S肩小叶。单眼皮中S肩圆字右侧3压2中叶。单眼皮中S肩繁叶。双眼皮粗眉小S肩背V字暗记。双眼皮粗眉小S肩繁叶。大眼袋圆字右侧3压2中叶。大眼袋大叶。单眼皮短眉圆字右侧3压2中叶。单眼皮短眉大叶。小双眼皮圆字右侧3压2中叶。小双眼皮大叶。大双眼皮大叶。小双眼皮大眼袋圆字右侧2压2中叶。大双眼皮大繁叶。
*“O”记版。即在嘉禾图案中有“O”形暗记,在嘉禾结带处呈横“8”字形,左上方的带孔中有一极小的“O”形圆圈,而且袁像下巴前衣领未封领,肩章较宽,五星比较凸出。O版又分普通O版、O版大肩章‘华’字有横版、O版小肩章长叶修壹版、O版小肩章长叶修壹开口贝版、O版中肩章错配长叶修壹版、O版(中肩章/小肩章)直芒版、O版大肩章直芒版、O版中肩章实心O版、O版中肩章无O版、O版大肩章凸粗O版、O大肩章版穿心O版、O版大肩章双O版、O版实心O(眼泪版)、O版三角圆、O版三角圆(睁眼版)、O版三角圆‘圆’字不封口、O版三角圆‘华’字有横、O版三角圆错配中肩章、O版小肩章(O版无O )。
民国三年的袁大头至少到1929年还在铸造。北伐战争胜利后,国民**开始回收袁大头而发行孙小头;1935年,约收回了3亿袁大头;至1948年时,国内尚存5.5亿枚袁大头;建国后**彻底禁止银元流通长时间大量回收,银行统计累计收回了4.8亿袁大头;人行各省中心支行上世纪90年代初都已经把几十年陆续回收来的几百箱至上千箱(每箱1000枚分装,包括几百箱未开封使用过的三角圆大头)从各省储备库中运往央行,大部分人行打眼后熔化后铸成银锭用于工业耗材上面了。目前袁大头存量约在6000万-8000万【不包括龙洋,各省地方铸币和私铸大头及运台大头量,也不包括1951年左右在上海,沈阳和成都等造币厂生产的三角圆粗花三年袁大头用于藏区几少数民族地区商贸往来结算用【原重庆造币厂现有封存的成堆银元供展出用,甘肃曲笔民大头和O版大头均是1948年-1951年左右生产出来的。上世纪60年代藏区个人还可以用人民币从当地农业银行以0.8:1的比例兑换出整箱字的现大洋,以后要凭单位明从当地人民银行来兑换,私人要凭营业执照。2000年后随着现大洋的价格逐年上涨,币商陆续从港澳,东南亚各国,外蒙,原苏联尤其各个斯坦国往国内返销中国的现大洋。目前2021年各个斯坦国袁大头通货普品价格在400-600元左右,这两年由于新冠的影响签大多不下来,想出去的出不了,想回国的两年回不来,减少了回流量。】。1927年北伐战争胜后,*****停铸“袁头币”,改铸孙中山像开国纪念币,俗称“小头”,交由杭州、南京、天津、浙江、四川等造币厂鼓铸,据当时全国最大的天津造币厂资料载铸造了9000万枚,以各造币厂与天津造币厂的造币能力推算,总数约在3亿左右。
一、大头铸造前(1889-1914)各种银元的数量2-2.2亿元。
据《银行周报》统计,自光绪十五年张之洞在广东开铸银元,到1913年底时,全国共铸银元约2.2亿元,另有资料记载在1915年初开铸新币时,时人调查应改铸的旧币数额为:银元206 028 152枚。

二、北洋**时期(1914-1928)各种银元的数量11-13亿元。
《北洋**时期银元铸毁数目表》统计,至1928年各厂已铸银元(袁大头)约为10.7亿元。加上没有销毁的清末银元总数推算不会超过13亿元,因为铸造新币特别是作为国币需要币制统一,需要回收旧币改铸,这也是《国币条例》规定银色90%,而实铸89%的原因所在,成色高则新币会被收藏或者私毁而无法流通。
三、***时期法币改革前(1928-1935)各种银元的数量15-17亿元
1927年北伐战争胜后,*****停铸“袁头币”,改铸孙中山像开国纪念币,俗称“小头”,交由杭州、南京、天津、浙江、四川等造币厂鼓铸。具体数字不详,据当时全国最大的天津造币厂资料载铸造了9000万枚,以各造币厂与天津造币厂的造币能力推算,总数约在3亿以内。

1933年后*****“废两改元”,回收旧币由上海中央造币厂统一改铸船洋,在1933-1935年间船洋生产147,442,329枚。
《银行周报》估计:中国铸造银币总数1,627,225,000元,外币在中国流通之估计数80,000,000元,中国流通银币总数1,707,225,000元。
1934年美国公布《白银法案》,实行高价收购白银政策,造成中国银元大量外流上海存银(占全国存银的30%)由5.47亿元降至2.76亿元。至1938年日本封锁止,累计出口白银10亿4450万元,当时中国流通领域银元与银锭的比例大约是8:1,绝大部分银元和银锭在这个时候被美国销毁了,变成了美国的国家储备。
1949年*****迁台前又恢复银本位制,并重新制造及发行与二十三年版船洋形式完全相同之银元,委托美国及上海等地共铸造约有4360万枚。1949年***迁台带走约3200万枚银元,不包括50万高官富豪等迁台的个人携带。

一、大头铸造前(1889-1914)各种银元的数量2-2.2亿元。
据《银行周报》统计,自光绪十五年张之洞在广东开铸银元,到1913年底时,全国共铸银元约2.2亿元,另有资料记载在1915年初开铸新币时,时人调查应改铸的旧币数额为:银元206 028 152枚。

二、北洋**时期(1914-1928)各种银元的数量11-13亿元。
《北洋**时期银元铸毁数目表》统计,至1928年各厂已铸银元(袁大头)约为10.7亿元。加上没有销毁的清末银元总数推算不会超过13亿元,因为铸造新币特别是作为国币需要币制统一,需要回收旧币改铸,这也是《国币条例》规定银色90%,而实铸89%的原因所在,成色高则新币会被收藏或者私毁而无法流通。

三、***时期法币改革前(1928-1935)各种银元的数量15-17亿元
1927年北伐战争胜后,*****停铸“袁头币”,改铸孙中山像开国纪念币,俗称“小头”,交由杭州、南京、天津、浙江、四川等造币厂鼓铸。具体数字不详,据当时全国最大的天津造币厂资料载铸造了9000万枚,以各造币厂与天津造币厂的造币能力推算,总数约在3亿以内。

1933年后*****“废两改元”,回收旧币由上海中央造币厂统一改铸船洋,在1933-1935年间船洋生产147,442,329枚。

《银行周报》估计:中国铸造银币总数1,627,225,000元,外币在中国流通之估计数80,000,000元,中国流通银币总数1,707,225,000元。

四、民国废除流通后至建国前(1935-1949)各种银元的存世量5-5.6亿元【不包括由于战乱私自埋于地下的数量】。

1934年美国公布《白银法案》,实行高价收购白银政策,造成中国银元大量外流,据《中国近代经济简史》载,上海存银(占全国存银的30%)由5.47亿元降至2.76亿元,银根骤紧企业倒闭,*****被迫进行币制改革,发行******************,废除银元流通,以后银元大量出口美国,至1938年日本封锁止,累计出口白银10亿4450万元,这个数字只是正常官方统计,还不包括日本控制下的大量走私,当时中国流通领域银元与银锭的比例大约是8:1,绝大部分银元和银锭在这个时候被美国销毁了,变成了美国的国家储备。
1935年法币改革时,*****回收了民间大约3亿银元,至1948年*****再次改革币制时,估计国内尚存银元5.5亿元,发行“金圆券”又回收银元约20%。

1949年*****迁台前又恢复银本位制,并重新制造及发行与二十三年版船洋形式完全相同之银元,委托美国及上海等地共铸造约有4360万枚。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壹圆“船洋”共计铸造了一亿多枚,其中3000万枚由美国造币厂在1949年铸造。

1927年版开国纪念币【孙小头】实际是1912年版开国纪念币的再次发行,可通过“MEMENTO”字样左右两边的花饰区分,其中1912年版的是五角星。开国纪念币最初于1927年重铸,1949年由广东造币厂再一次铸造,以试图支持******************。

1949年***迁台带走约3200万枚以上银元,不包括50万高官富豪等迁台的个人携带。
共分四批运送黄金、银元等硬通货至台湾。
第一批1948年末起运,从上海经厦门运往台湾,合计258万两。另有银元400万两。
第二批1949年1-2月起运,从上海到厦门鼓浪屿,99万两。另有3000万银元。
第三批1949年3月起运,从上海空运到台北,60万两。

第四批1949年5-6月,从上海运到台湾19.8万两。另有银元120万。
*比例粗略估计:袁大头 三年:30%;十年:8%;九年:5%;八年:0.5%。孙小头:10%。
23年船:30%;22年船:0.5%。汉字:8%。北洋34年:0.5%;北洋29年:0.4%。甲辰:0.4%。
湖北龙:0.3%。大清:0.3%。广东龙:0.2%。总厂:0.1%左右。
现大洋就是硬通货,袁大头从1950年的人民币比价0.6:1。50年底0.8:1。到1997年50:1。到2021年的1500元:1枚。甘肃版2100元:1枚。随着货币的供应量逐年大增,其价格必定年年更新。
*宣统三年(1911)大清壹圆银币:清朝最后发行的硬币之一,币模由Luigi Giorgi在天津造币厂制作,天津、南京和武昌造币厂都铸造了该币。
*光绪三十四年(1908)北洋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光绪最后一年铸造,由度支部造币津厂生产,在中华民国时期再度铸造,因此数量很多。
*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贵州省造壹圆汽车银币:只发行了一年的硬币是为了纪念贵州省第一条公路的修建而铸造的。硬币上描绘的汽车是美国型号,属于贵州省省长,也是该地区唯一一辆汽车。由于贵州省没有造币厂,用从邻省设备铸造的。“汽车币”一向存在模具瑕疵,铸造缺陷,甚至金属质量粗劣的情况。真币近内齿缘附近有环形凹陷不平整粗糙内槽的表面。
*1914年袁世凯像共和纪念壹圆银币:是根据L.Giorgi 三款设计中的一款,于1914年在天津造币厂铸造而成的。这枚硬币目前发现了2.8mm和3.25mm两种坯饼厚度的版别。薄版发行量为20,000枚,以流通为目的。厚版大概是1918年为收藏家而做的后铸版本。凝霜光泽厚重。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孙中山像三鸟帆船壹圆银币:仅发行了一年。产量超过了200万枚。
*(1895-1907)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产量将近2000万枚。
*1923年曹锟武装像宪法成立纪念银币:担任了一年多的中华民国总统。就任不久后,他即委托制作了一对银币。模具曲率极浅,真具有非常典型的平整底板。
*中华民国元年(1912)军**造四川银币壹圆:1912年,新的军**接管了成都造币分厂,并将其更名为四川造币厂。背面有18个圆环,代表中国的每一个省份。汉”,以篆书形式呈现。比早期的地方货币轻一些,25.6g左右,由贱金属制成。
*光绪三十年(1904)湖北省造大清银币库平一两:双龙一两面值,在光绪三十年发行的,在流通上并没有被人们所接受,因而停产。仅发行了一年。模具是由日本的大阪造币厂制作的,十分优美。有独特的凝霜纹理。〓★〓

发帖回帖
返回列表
 回复主题
          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