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寒出席活动获赠U盘 寄语方舟子:USB
楼主
来源:hongle@hongle 4/17/2012 2:55:00 AM
罗永浩、宁浩、韩寒(从左至右) 宁浩 韩寒 韩寒语录 ■路边几条臭水沟,不废江河万古流。 ■你这是病句,是没文化的铁证! ■这是一个USB吧?我也想对那个人说,U,SB! “方韩论战”之后,韩寒第一次的公开亮相,是昨日下午捧场宁浩新片《黄金大劫案》在复旦大学松江校区的座谈活动。此前的不久,他重开了微博,写了篇纪念文章给偶像张国荣,然后又开玩笑地称郭敬明没有关注他,这被媒体视为“撒娇”。 经历了“方韩论战”,媒体对韩寒的态度有了微妙的转变,不再把他视为80后的意见领袖,而是开始用更娱乐的态度对待他。关心他写了什么的人越来越少,讨论他的长相、谈吐、口才的人越来越多。不管韩寒愿意与否,他没有选择,而他似乎也正在学习接受、享受并做好准备回应这一切。 变化中的韩寒两个90度深鞠躬 韩寒受到学子们追捧的程度令人吃惊,完全不亚于任何一位青春偶像。学生们从各大高校赶来,为了占个座,午饭都来不及吃。韩寒在活动后半程才出场,这时候,全场的学生都等不及了,主席台上的大屏幕显示学生们疯狂地在刷屏:“韩寒在哪儿???”终于,他们口中的“韩少”出场,黑衬衣、黑框眼镜、牛仔裤,学子们疯狂鼓掌。 “没想到他那么瘦,也没想到他那么害羞。”——一位第一次见到韩寒的女记者说。他从舞台另一侧出现,台下爆发出的热烈掌声让他不知所措,他走两步,又停一停,不知是该挥手,还是该点头致谢。他的微笑也是羞涩的,说话也没什么“腔调”,不像同场的名人罗永浩(英语培训专家,以“老罗语录”被网友熟知)那样抑扬顿挫,富有煽动感。这符合他在文章中剖白的自我形象:公众场合害羞,不擅言辞和沟通,甚至有时候可以被称为木讷。比如他说:“宁浩导演的电影还从没让我失望过”。——这听起来有些刺耳的称赞,相信并非因为他过于自大,而只是年轻人的不擅谴辞,因为他说这话的时候,看着宁浩,眼神诚恳。 但韩寒的确在求变,他着意在营造自己的公共形象。面对学子们的热情,他微笑,弯下腰,听挤到台前的学子和媒体的提问,配合着竭力绽放的笑容。退场前,他突然说,“我给大家鞠个躬吧。”随后他摘下眼镜,深深鞠了个90度躬。转身要离开时,他主动走到舞台边,伸手和粉丝们相握,直到工作人员把他们分开。学生们意犹未尽,跟着跳上台,堵住他,人群拥挤不堪,工作人员紧张不已,大叫:“保安,保安在哪?”但韩寒出奇的耐心,大约也是意犹未尽吧,他主动开放了一个“窗口”,拉开帘子,打开窗户,让大家排队签名。一边签名,一边送上微笑,签了至少10分钟。大约觉得此情景太不“韩寒”了,他身旁的一位女士低声催促并劝阻,韩寒于是停下笔,双手合十举高,向众人致歉,并再次鞠了一个90度躬。 放不下的韩寒方舟子继续“中枪” 方舟子是韩寒的“梦魇”,他其实放不下。在文章里是永恒主题,走到哪里,也以一种无意的方式,刻意地提起。他甫一上台,就开始调侃同场的嘉宾罗永浩,“你刚才说你是宁浩的粉丝,但我‘推理’了一下,发现不是这样,我有‘铁证’……”他看着刚刚揭幕的电影海报,指着上面的文字,“别人劝我睁只眼,闭只眼,我至少能闭只眼,睁只眼”,说:“这是病句,是没文化的‘铁证’!” 韩寒自然知道自己今天“喧宾夺主”了,他补偿性地表示“要送宁浩几句好话”:“很多人讨厌宁浩,我有好多朋友学影视编剧的,一块吃饭他们就抱怨,找投资时老板总说,能不能写一个《疯狂的石头》来,这种情况直到《失恋33天》出来才有所改变。”“《无人区》没上吧,现实总是这样现实。任何一个关心现实的艺术家,都是好的艺术家。宁浩导演的片子我还没有失望过。” 《黄金大劫案》是一个青春冒险类型片,按照原定流程,韩寒送了一句少年时期写给友人的话来为青春应景,“一辈子只有一次青春,趁我(们)还年轻的时候,我要万水千山走遍。”可转而他又回到了方舟子,并以此励志:“我一直在冒险,很多人看笑话。青春时肯定有不如意,会有闲言碎语,会有失意。可是,路边几条臭水沟,不废江河万古流!” 方舟子昨日频频“中枪”,罗永浩也拿他调笑,“只要方舟子还活着,我的人生就是冒险。”座谈会即将结束时,宁浩送给韩寒和罗永浩一个外壳镀金的U盘,主持人让三位现场送给方舟子一句话,韩寒毫不犹豫地带头说,“这是个USB吧,我也想对那个人说,U,SB!” 成长中的韩寒以前的我很无知 《黄金大劫案》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导演宁浩总结,这就是“一个屌丝经历种种苦难和牺牲,成长为精神高帅富的故事。”故事尽管和韩寒无关,但韩寒的遭遇在“老大哥”宁浩看来有相通之处,“是每个人在从青春向成熟过渡时,都会有风险,会遇到些阴暗角落,这是成长的代价。” “青春肯定是有界线的,前两天我去跑了1500米,比我17岁的时候慢了一分钟……但我也怀疑是不是他们算错了?”韩寒这番矛盾的话,印证了他心中的忧虑和犹疑,他正处在自信与自嘲交锋的边缘。方韩论战,韩寒未必不能从中受益,至少他有机会在名利盛极之时及时反思自己,“年少时有很多轻狂,其实现在发现很多都是没意义的胡说。我曾经说我的文章天下排名第二,这本身很可笑了,更可笑的是我竟然认为天下第一是李敖。你们说我无知吧!” 不论这个态度是撒娇还是自嘲,韩寒的人生,的确因此事件往前走了一大步。但他这种刻意的“谦虚”又让不少粉丝忧虑,“你成长了,是不是意味着棱角被磨平?”对此他又强调,成长不代表没棱角,“我说过,人不能做鹅卵石,它没有棱角,只能被人放在手里玩。” 80后“意见领袖”曾是韩寒的标签,尽管现在已模糊不清,但仍然有严肃的粉丝问他,“除了说,你觉得还可以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他有点尴尬地从刚刚的戏谑里回过神,理了理思路,“以前我看书,看胡适,总觉得要改变什么,后来发现其实什么也改变不了。不过,如果不停说话,发声,肯定还是能做什么的吧。只是结果,你可能看不到,但你的儿子、孙子们可能会看得到。”——这句话,尽管气息虚弱,倒还是意见领袖时期的韩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