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湾首页 | 分类信息 | 招聘 | 房产 | 黄页 | 论坛 | 博客 | 新闻热点
金海湾  >  论坛首页  >  电影电视  >  《春田花花同学会》:香港风情,幸福“真弟”
发帖回帖
返回列表
《春田花花同学会》:香港风情,幸福“真弟”
楼主
来源:ZitroneEins@zitroneeins 7/1/2012 12:22:00 PM
麦兜属于香港,绝无二属。他几乎是静态的,恬淡的,脑筋狼狈但态度乐观的。金鸡属于香港,绝无二属,她是自寻活路的、爱岗敬业的、时代在没落她却永远精神胜利的。这两部电影的优势加以跳脱琐碎的结合,便造就了《春田花花同学会》这样一部不可复制的、只属于香港情结的写意作品。 《麦兜故事》系列漫画以琐碎的笑料著称,其中的乐趣之丰富,仿佛是谢立文与麦家碧不断和儿童相撞的结果,电影《麦兜故事》在保留了漫画风格的同时,尽力用一条线索穿梭呈现,最终用非常现实性的呼喊结尾,令人扼腕。继杜琪峰、陈果、叶伟信、赵崇基等人之后,所有反映“后九七”思潮的电影中,《麦兜》的讽刺最辛辣直接,却也最充满希望。即使续作《菠萝油王子》以义无反顾的本地化精神、和不计后果的悲剧结局令影评人节节称道,其中的批判与反思仍然不及前作那般,看似圆滑稳健,实则玄机满布,暗生悲情。 可以说,《麦兜故事》系列最明确地在语言上对回归后的社会动荡进行了悲观表达,而它誓不妥协的本地化精神,完全窘异于自60年代至今始终依赖外埠市场的香港电影,带着几许悲壮的顽强,和始终立足本埠趣味、常持反思立场的银河映像的作品相映成趣。因此《春》的开头仍是由校长的校训带来关于“50年”的期许,维持了系列一贯的黑色幽默感。 《春田花花同学会》是麦兜之父、编剧谢立文与《金鸡》导演、陈可辛爱徒赵良骏的一次灵气撞击之作。从电影的实际效果来看,两人都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发挥空间和最成默契的表达方式。影片的叙事风格,让人联想起香港70年代新浪潮出世之前的短篇电视剧,以及90年代常见的无线台庆短篇集锦剧和《豪门夜宴》这样赈灾的群星电影。本片在明星阵容和线索的随意性上比较接近《豪门夜宴》,但却是主题先行、有感而发的作品,因此其中诸多妙处,已经不在简单的明星阵容累加或者无厘头的笑料,而是最具香港特色的浓郁生活气息、以及只有求职者、上班族、推销员才能意会的种种乐趣。 饮食习惯和职业分工是香港文化最集中的表现,影片一开始,就用公司被抢劫,劫匪叫外卖来引出这两个关键主题。一不留神,劫匪也成了就业大潮中的老同学,开口便唱,好戏开场。其后,电影的结构以看似散乱的三条线索进行讲述,实际上,也是每个香港人成长的缩影: 一是对就业的思考,一声毕业,只见无数学子身披学士服奔向街头巷尾的画面,恐怕令我们内地的年轻人也感同身受得很吧。就业伊始、幻想满满到奇招尽出、只为谋生,最后从容就业、认清自己的过程,只用火锅、茶餐厅到卤味的演变就讲得脉络清楚,尤其难得。 影片上映之前,一贯关注“超女”和香港电影的《南方周末》给电影较大的关注,尤其对于影片强烈的本地性能否适应国内电影市场提出了疑问。从第一段来看,影片的国语版确实如《南》所言,有一定的笑料损失,例如杜可风和梁洛施带着一群小朋友在舞台上高唱“斋卤味”一节,“斋卤味”对应的是香港方言中的一句分量较轻的粗口“你卤味”。有心的影迷应该记得,在陈可辛导演的《甜蜜蜜》里,同样由杜可风饰演的英文老师就抖过这个包袱。不过整体上讲,这种浓郁的本地情结,首先带出了影片强烈的亲切感。 第二条线索主要是中青年上班族的思考。郑中基在片中以至少三种形象出场,是一条隐喻强烈的线索,最为讨喜。一段是很漫画化的表述,郑饰演的营销部的主管和张兆辉饰演的财务部主管摔跤掐架,配以整个公司的八卦传言作为解说;一段是买来外卖的乐师在演出时候偷闲喝汤,指挥看到也只是摇摇头,是对公司人事的绝佳隐喻;一段是怪趣的电子钢琴推销员,展示了推销员惯常的小聪明。最后一段几乎是对前三种形象的总结,描述了一个“脑袋进水”病例在电视节目中敞开心声的故事,最后用家庭与爱情收尾,十分感人。 值得一提的是,周笔畅饰演的上班族女孩C,在何超仪和陈慧琳之后才出场,却是整部电影中戏份最多的演员。她的造型经过三个版本的翻新设计,最后形成了这个最能突出其低眉顺目、憨态可倨个性的形象。剧照一曝光便引来极大关注。在影片中,周笔畅的OL形象也是最理想化、最不失纯真趣味的角色。陈柏霖再次贡献了自己的生涩表演,好在气质吻合,不过不失。说起来陈在《蓝色大门》之后险些被打造成破烂帅哥形象,亏得他选择剧本导演还算谨慎,英皇也算对他下大力气包装,颇有前途。 香港喜剧最不妥协之处,也在于它有“不干净”的段子,麦兜所说的“真弟”和“臭臭”自不必提,第一段落里用嘴拆鸡骨的桥段就属港式的“生猛”。如此坦荡的风骨,真要让所谓“净化”导致低迷的内地喜剧界汗颜了。第三段由老戏骨黄秋生撑场,用极为持重的手法来讲述一个隐喻强烈的喜剧故事,是影片激烈的思辨之笔。落水的民众在罹难之际,仍有人出头贡献出自己的血肉,还在受难之地合影留念,香港人是何其乐观啊。正当大家围着秋哥贡献的“卤味”大快朵颐之际,救难船也来到,我们的船长只好哭笑不得,拎着自己的“卤味”回家了。既不失希望,又有强烈的自嘲,想必没有香港情结的人,难以体会其中的滋味吧。 秋哥行至幼儿园的旧址,歌声传来,一时间天地同唱儿歌一首,原来街头巷尾,佬仔阿三的香港人,本都是同学会,却不是无根鸟。 对于笔者这样熟悉香港电影却在北方长大的观众来说,《春田花花同学会》既熟悉又陌生、既淘气奇妙又水到渠成,重要的是,我们在这部电影中找到生存的迷失,也找到来时的小路。对于所有对香港电影怀有期待的年轻人来说,它是一个深深的注脚,是课本上新添的大头贴,是献给未来与光明的预告片。让我们可以预见,香港的明天将一如她可爱的小朋友们,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回复该贴      
发帖回帖
返回列表
 回复主题
          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