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湾首页 | 分类信息 | 招聘 | 房产 | 黄页 | 论坛 | 博客 | 新闻热点
金海湾  >  论坛首页  >  文化历史  >  舆论引导民意的正负效应
发帖回帖
返回列表
舆论引导民意的正负效应
楼主
来源:mickowar@mickowar 7/15/2012 4:28:00 AM
《搜索》无疑令人眼前一亮,原本以为向来注重“历史性与时代变革”的陈凯歌拍摄当代题材作品会有些尾大不掉,但却交出了一份令人相当满意的答卷,而且有的放矢的针对时下的“网络暴力”进行控诉,依旧是陈凯歌中国式伦理道德的论调,却格调新颖、针砭时弊。如此有中国风味的“现实主义”故事,一定会成为这个夏天很多人喜欢关注的焦点。该片也将再次成就了人们的话题性,观众作为旁观者清对于戏中人表示很无语,然而一旦在现实中又与他们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在英语中,“民意”和“舆论”都被翻译成public opinion,但在汉语中这两个词汇却有着极大的差别,舆论可以引导,民意却只能遵从。片中一场事件所造成了社会话题实际上是舆论的影响。本片很大程度上表现出舆论的双刃剑效果,舆论进行引导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不让座固然能在道德层面上引发负面效应,但单凭一个网络视频就引发出强烈的社会反响,进而牵扯出小三、企业形象等社会话题,进而上升到公共意向的“民意”阶段,也就凸显出舆论的作用。因此而言,本片是非常现实、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这个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现象。 然而,《搜索》所阐述的事件足够深刻,但显然还不够尖锐,电影的结局表明叶蓝秋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一个对自己行为的解释,得到了社会民意的认可。但是现实生活中岂有如此理想化的结果?民族英雄袁崇焕落的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我们都清楚,如此例子还很多很多。 一方面,电影涉及到一个隐私权的问题,“人肉搜索”处于互联网规范与现实社会法律监管的真空地带,其对象林林总总,片中的事件是一起缺乏道德事件引起的,尚且有理可循,但却为当事人造成了远超于道德惩罚所承受的危害,而结果又讨回了公道,但现实在遭遇“人肉搜索”的当事人是无法达成这个结果的,更何况有一部分是遭遇到夸大甚至是诽谤的起因,“人肉搜索”的过程逐渐由“行善、寻找真相”演变成为一种“只求立场”的行为,事件背后的真相反而被放在其次。 另一方面,哲学上表示,事物存在本质与现象的差异,现象不等于本质,片中那段网络视频就是事物的现象,电影带领观众去寻找事件的本质。但现实生活中,通过现象往往会决定本质,又有谁会去关注事件背后的真相呢? 由此看出,《搜索》这部电影所反映的实际上是一部理想化的事件,表达了电影主创者对网络暴力的控诉,但其结果还是在引导大众去关注事件背后的真相。现实生活中的网络暴力,人人都可以是受害者,也都可以成为行刑者,其结果无论对与错,都会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片中借助叶蓝秋最终的结局,也寄托了电影主创人员的正面效应,对于网络暴力要冷静思考,稍有不慎就会被蒙蔽双眼。
回复该贴      
发帖回帖
返回列表
 回复主题
          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