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杀生》
楼主
来源:rdewangan@rdewangan 7/19/2012 4:37:00 PM
故事其实很简单,三句话就说完了。村子里有个小流氓,小时候因因果果害死了人家老爸老妈,现在人家回来了,利用村子里人,推波助澜想弄死小流氓。 但是经过不一样的叙述,通过很多夸张的方式表达,不断的烘托,不断的捶打,不断的往上推,最后能把情节烧的很热,很紧张,好像人真的就能被疯掉。 电影里,在画面和语言的两个侧重上,语言被舍弃了,把多出来的心思都放在了画面的处理。采取了大量的,画面很不稳定,快速的晃动镜头,使得视觉性非常具有冲突性,比如脸部长镜头特写,自行车轮子长镜头特写伴随着路面,天空快速的变换,把人物心理夸张化,疯魔化,把原本很简单的事情,弄的很紧张很可怖,使得因此产生的不太合常情常理的夸大的情节也显的合理起来了。 电影的对话也是经过精心处理,使的对话完全不具有逻辑性,一问一答之间,猛一听完全答非所问各说各话,但是细想起来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上一句和下一句好像跳了完全不同的事情主体,但是又好像不离一个谱。人物也就变得好像很不稳定,一瞬间就会从理智变成疯狂,但是又不离性情设定。 有两个人物及其重要,而且这个两个人物设定的非常高明的。 寡妇,和那个被锁起来了的小孩,而且那个寡妇被设定成哑巴,更是极其高明的设计。 她成了哑巴,才能把她对黄渤的情感变化凸显的非常有度,顺从前不夸张不,顺从后不妩媚,变化快但是不牵强。和《暖》里面那个哑巴有异曲同工的妙处。那个小孩是有点傻呆的小孩,不懂事,或者是傻子,什么都说,但是说话不利索,正是有点疯傻的语言才造成他和任达华的对话很不稳定,透露情节推动剧情,但又保持情节诡异性,说而不尽其言的效果表达的很好。 在电影最后了,编剧又出彩了一把。黄渤拉着船,出村,最后跪别乡里。黄渤磕了三个头,说了两次娃儿无过。这个设定应该是沉思熟虑过了的。 他跪倒的时候,我心里想,得说点什么,一定得说点什么,不然不好。但是不能说多,要越简洁越好,不然不好。果然,就说了四个字,还是有点方言的,娃儿无过。第一个头磕了完了,我心里想,第二个要不要说了呢,要不要说了呢,不说了吧,直接梆梆三个磕完,完了就走,应该比较有震撼力。但是又觉得,呼呼,是不是有点不好,有点摆酷有点不真诚,而且气氛还不够浓,要不再说一下吧。我还在考虑。他又说了一句,娃儿无过。我就松了口气,觉得,好了,就这样吧,第三个不用说了。于是他第三果真没有说。 然后有人在哭了。 编剧在决定他磕几次头,说几句话的时候,肯定深思过,说一次其实是很有震撼力的。但是觉得又不够诚恳,说两次挺好,但是不是有点多余,显得心有贪念,左左右右后,最后还是说了两次,应该是表现了黄渤心念绝死,但是尘心尚存。既有绝对的愧意,决心赴死不再反抗,但也还对骨肉心存留念,依依不舍。两次算还可以吧! 最后要感慨两个,一则同样是演疯疯癫癫,黄渤比王宝强好不是一点两点啊。二则苏有朋其实真是打酱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