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视收视率造假引争议 据称已成行业“潜规则”
楼主
来源:Frankie@frankie 8/27/2012 4:32:00 AM
近日,关于收视率的讨论在业内再掀波澜。电视剧版权公司负责人王建锋在微博上爆料称,电视收视率可以明码标价进行买卖,某公司声称只要支付一年5000万的推广费用,便可使其正在卫视播出的电视剧收视率达到全国收视前十。一时间,收视率造假的电视行业“潜规则”引发舆论哗然。 收视率造假愈演愈烈 业界对电视收视率真实性的质疑其实从未停止。2005年,在名为《抵制庸俗化》的电视研讨会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时统宇提出“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的观点,经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引用和传播,成为有关收视率的名句被频繁提及。2010年,《人民日报》推出“收视率造假,样本户污染”系列报道,对个别卫视“污染”样本户的收视率造假行为进行跟踪调查,揭露行业黑幕。 从污染样本到公然买卖,电视收视率造假在业界人士看来早已见怪不怪,隐秘的商业产业链条发展出更为廉价和难以查证的造假方式。 目前,我国采用的收视率数据采集方法有两种,一是日记法,通过家庭成员填写日记卡来收集收视信息;二是人员测量仪法,测量仪会把收看电视的所有信息以每分钟为时间段储存下来,通过电话线传送到总部的中心计算机。 两种方法都以选取的样本户数据为准,目前国内收视率统计知名机构央视索福瑞覆盖了6万余户样本家庭及超过19.8万样本人口,意味着每1个样本户代表着超2万个收视家庭。因此,在一些城市,只要“污染”几个样本户,收视率就能得到极为“可观”的提高。这就使得人为操纵样本户,“改写”收视率数据的现象时有发生。除一些推广公司定期赠送礼物或给予一定金额,贿赂样本户长期锁定某频道的方式外,还存在通过干扰服务器控制数据等黑客技术手段。 “唯收视率”破坏行业生态 一直以来,收视率都是电视台评价栏目和衡量观众满意度的重要标准,也是较为容易获取的权威指标。随着中国电视行业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无论是广告商的广告投放还是电视台对栏目与员工进行考评,收视率都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考量。 对高收视率的追逐,使得一批品质高、口碑好的栏目因收视率不佳被迫停播,而某些猎奇、媚俗,不惜通过制造矛盾和挖掘隐私来吸引眼球的栏目却得以在更广范围内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燕南指出,收视率已经成为电视台、广告商、广告主等各利益方交换的“货币”,高收视率可以让一档节目在竞争中被保留,可以让一家制作公司获得更多的合同,还可以让广告代理公司拿到更多的广告代理费。 对利益的追逐,使得相比内容制作更为便利的收视率造假之风近年来越刮越猛,在王建锋看来,这样的造假,“毁掉的不仅是一个人一家公司,而危害的是整个电视产业”。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曾于2009年3月推出《中国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就样本抽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使用等环节做出规定。这个准则是我国在大规模开展商业性收视率调查十几年之后,由行业协会推出的第一份规范性文件,却最终由于缺少具体的执行机构未得到很好的执行。而在收视调查领域监督机构的缺失,也使得造假行为缺乏有效的监控。 多管齐下促行业发展 尽管备受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收视率作为衡量电视传播效果的重要评估手段,在业界发挥着“双刃剑”的作用。我国收视调查汲取了国际评价体系的有益经验,其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也在某种程度上激发出电视行业的活力。 刘燕南曾在采访中表示,出现收视率造假现象,相关管理单位和监管机构应积极思考如何解决,而非急于否定收视率存在或整个行业的合理性。 令人欣慰的是,对于现状业界已开始出现一些好的信号。去年下半年,央视抛弃唯收视率是瞻的“末位淘汰制”,新的节目考评体系增加了“引导力”、“影响力”、“传播力”和“专业评价”四项指标。此外,为保证电视收视率调查的公正、透明、安全和准确,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关于收视率调查的国家标准正在制定中,目前已进入向行业内部征求意见阶段。 业界专家建议,改变中国电视行业的收视率乱象,司法力量需介入,对收视率买卖事件进行彻查,第三方监管机构亟待建立,以实现客观、权威的有效监管。其次,随着电视技术升级,越来越多具有互动功能的增强型数字机顶盒进入家庭,追踪记录每个用户在某个频道停留的时间将变得轻而易举,可以精确到以秒为计算单位,数据将比现在更为直观和真实。对于收视率调查公司来说,应进一步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在提供专业信息服务时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