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诺千金》:停留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创作笔法
楼主
来源:CvManMan@cvmanman 9/15/2012 9:45:00 AM
电影《一诺千金》在河北等城市的电影院上映了,该部电影讲述的是河北农大的毕业生帮着死去的同学赡养其父母的事情。编剧为詹文冠,河北石家庄人,与我同在一个城市,但从未蒙面。据说,这部电影为“编剧中心制”,换言之,编剧有**人脉资源,能够取得**的资金支持。**出钱拍电影这事,已经屡见不鲜。但这次,詹文冠的剧本《一诺千金》没有为**唱任何赞歌,而是改对好人好事跳起了“忠字舞”。看完该部电影,我最想问的一句话便是,作为**投资的主旋律电影,当一对孤寡老人被其已经死亡的儿子的同学照顾的时候,置有司民政部门于何地呢?这未尝不是这部主旋律电影的尴尬之处。 该戏在石家庄拍摄,于河北师大和于家石头村等多处选景,重点戏份均在石头村完成。该村的山石村落景致为这部电影增加了一点可看的地方,尤其以雨中雨后的山村为最美。拍摄季节又赶上11年的秋天,万物略显凋零而不落,可谓是天时地利。反观这部电影,天时地利之外,却缺少了人和。 《一诺千金》的导演是马会雷。从该部戏反应出来的问题来看,马会雷导演对影片叙事节奏的把控能力很差。起头便是学生们坐在草地上煽情,搞了好几分钟,才进入相对紧张的状态,男一号摔倒送医院。及至确诊不治之症,男一号的死又成为个遥遥无期的东西,在等待男一号死亡的过程中,无限制的大面积煽情,直接造成该剧丧失了观影者对真善的期待,而变为“快点死吧,快点进行下一个剧情吧”的抱怨。——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观众无良知,而是导演用镜头滥用了抒情,把本应该观众去体悟的情,都让导演给抒发了。比如,男一号回家等死离开河北师大东校区一段,我看到的那个版本足足开了一分多钟的车,亲,您这是拍电视剧了吗? 导演对镜头的调度存在严重问题。除了滥用抒情之外,另一个大问题便是,用电视剧的拍摄手法来完成电影拍摄。该部电影,太注重台词对白,而少有人物的演,基本上所有的场景都是通过台词来完成的,抛开影像,只看台词,观众也可以呈现出一副“你一句我一句”的场面来。导演的镜头调度显得呆板甚至杂乱,没有灵气。乃至于,这是一部苦情片(如果片方地位于苦情的话),导演的空镜竟然丝毫看不出情与苦来,镜头不会抒情,就剩下人物的哭哭闹闹来假装抒情了。镜头成为死的东西,而人物成为虽然活着但缺少了“苦情”灵魂的死物。在镜头的推拉摇移之间,是可以发出感情来的,镜头语言及格的导演都懂得这些。 再说说演员的演。演员演的不好,还是导演的问题。《一诺千金》的所有演员,都是放了,但收不住,不能收放自如。一个赛着一个的苦逼样子,属于放,但完全放开了,也就丧失了苦情的力量,也便成了闹剧。比如,同学们为将死的男一号找暗恋的女生那段,一个个的苦逼样子,让观众觉得这帮神神经了。这帮小演员,其实就剩下哭鼻子给背台词了,他们不是在演戏,而是在哭着朗诵课文。倒是男一号的母亲的戏份不错,但因为故事本身没有张力,而造成,这个母亲放的太开了,显得神神叨叨。母亲的饰演者过于放开,造成这个角色显得没有内涵,缺少更值得回味的精神世界。但总体来说,还是调度的问题,我一直认为,没有不行的演员,只有不行的导演。 摄像老师真不想说他什么了。就说一句吧,我个人的观影体验——不敢给镜头。 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一诺千金》实际上是一部编剧中心制的电影,电影质量的好坏,编剧詹文冠要负接近全责。导演调度不行,干嘛要用?摄像不敢给镜头,干嘛要请?转而我们再想,导演摄像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个无力的剧本导致的。换言之,故事本身的架设,没有张力。 1、 老套的故事叙述方式。 正叙法,本身没有问题,但《一诺千金》的问题是,编剧构建剧本的时候,不考虑故事的起承转合,任何地方,觉得可以哭一鼻子了,立马拉下脸来,大伙就跟着哭哭了。故事节奏的把握很差,甚至于前期铺垫过长,而后边有强弩之末的感觉了。这种老套的记述方式,造成整个故事只是一个流水账。但流水账是不表露感情的,该剧却非得自显高明的加入各种感情的宣泄,最终造成,没有感情的爆破点了,该爆破的,演员都用眼泪浸灭了导火线。 2、 没有力量的剧本台词。 该部电影的对白,是其最大的硬伤。完全是按着电视剧《小花》(貌似叫《暖春》)的对白来的。编剧缺少自己的语言特色。甚至于,编剧处于一种没有自身语言的尴尬境地上。还有一点,台词对白各种啰嗦,能说一句搞出来的,绝对要说到三五句上,方觉得自己高明,实际上只做了门墩老太太的絮叨状。不同人物,应该有不同的语言风格。但编剧对此的把握明显不足。全盘皆是苦逼语言下的苦逼性格,没有区别性,也没有任何一个亮点出现。 3、 人物构建的表面化。 编剧在创作剧本的时候,缺少对故事人物更深层次的认识,换言之,没有走入人物的精神世界,有异想天开的成分,从而导致,全剧所有人物均表面化、白开水化,乃至半死不活化,背台词化。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探究,是一部电影的剧本首先要去攻克的。没有做这项工作,或者这项工作做得不到位,直接导致剧本太平,人物不鲜活,有死鱼状态。拿男一号来说,完全是死鱼状态了,临终前故作高深的几句对人生死的议论,不过说明了编剧编故事能力的不足,与对板着脸讲大道理的热衷。编剧适合去开党代会,而不是搞剧本创作,从这一点上来说。 4、 整体故事节奏的全盘失控。 《一诺千金》给我的感觉是,编剧就是为了这个好人好事来写歌颂诗歌的,想到哪写到哪,丝毫不讲求,这段用多少笔墨,那段用多少笔墨。不懂得笔墨的调度,便无法产生故事的整体节奏感。该电影,前边生硬牵强的冗长,后边本应该全方位展现农大学子如何赡养老人十几年的事情的时候,却又没了什么故事可说。该短的不短,该长不长。这不是故事,这是自己逗自己玩的打油诗。 5、 感情宣泄的泛滥。 真正的苦的电影,是没有那么多哭鼻子上吊喝农药的。无声之中,便是有声。《辛德勒名单》便是很好的例子。而《一诺千金》,为了渲染死亡、渲染没儿子多活不了等等,遍地是哭腔。这便是编剧个人能力的不足了。不懂得在无声之中,寻找有声的力量。这种写作手法,让我想起那些赞美诗来,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您这么直白的歌颂好人好事,观众会觉得您本身便是对“好人好事”溜须拍马的,会怀疑歌颂者的动机问题?——比如,写这好人好事,是真心觉得值得学习呢,还是就为了卖个剧本费呢?太直白,往往不会带观众进入剧情,而是直接让观众质疑动机。 6、 自作聪明的桥段的大量添加。 该剧很大的问题便在于,编剧的自作聪明,搞出很多自己觉得很棒但观众觉得很低级的桥段来。比如,男一号回家养病等死,石头村村民自发在路上撒五谷一段,编剧自作聪明的又搞出一个村委会唱西河大鼓的人的解说来云云,就是画蛇添足了。再比如,让村委会主任跟西河大鼓艺人打赌,干儿子们能否坚持十五年这事,看似用侧笔烘托主笔,实际上,只是编剧最后故事没料的表现了。再加一句,西河大鼓艺人的加入,完全就是败笔,全部的西河大鼓唱段,都是让观众出戏的,观众出戏了,怎么还能跟着电影的感情节拍走呢? 该部电影的剧本,可以作为电影学院编剧系的改错题母版出现,甚至于每一句话,每一个桥段的安插,都值得重新推敲拿捏。而编剧本人,我冒昧地揣测,很可能是读着《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燕山夜话》这类书目成长起来的,语言套路老旧,思想陈腐,创作手法沉闷。因此我说,《一诺千金》是一部停留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创作笔法写出来的东西。这个笔法,确实很主旋律,但是,除了主旋律,您还剩下什么了呢?
|